俗話說的好:不要只管低頭走路,有時也要抬頭看看天。身居廟堂之外,處江湖之遠,華屋之內,運籌決策,不關系個人,也關系到行業發展不是?
1、中國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、不會動搖;中國改革的步伐將堅定向前、不會放慢。
這是習主席在“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”主旨演講里的話,展示了中國繼續推進改革的決心。他在講話里還說:“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,我們將以壯士斷腕的勇氣、鳳凰涅槃的決心,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,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,把改革進行到底?!?/p>
這對于中國經濟來說,是一個好消息。那么,對于行業來說又意味著啥呢?
目前,中國電線電纜行 業擁擠著七千多家電線電纜企業,但是其中97%以上的產能集中在低端產品上,平均投入研發經費不足銷售額的1%,航空航天、核電、電子、汽車線束、高壓電 纜超凈電纜料等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。特別是近年來,我國電線電纜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,中低端市場競爭趨于惡化,利潤極其微薄。企業設備平均利用率僅在 30%-40%左右,遠遠低于先進國家設備利用率70%以上的水平。
面對日益緊迫的發展問題,電纜行業未來發展也應該有自己的方向,也應該轉型,企業不革自己的命,就將被市場革命,被市場淘汰!
2、中國對外開放不會停滯,更不會走回頭路。
習主席在“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”主旨演講表示:中國將繼續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,支持多邊貿易體制;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準入,提高便利化程度,促進公平開放競爭,全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。這個表態,是對“中國不再歡迎外資”等一列猜測的正面回應。
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,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落實,線纜企業如何引進來與走出去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。
3、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,是中國發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
以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,結束主要以資源、資本、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的舊模式,這才是中國的希望所在。
電纜行業也應該順應發展趨勢,目前,電纜行業國產材料和高端產品的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,替代進口,改變目前我國僅有30%的線纜品種達到國際市場能接受和可參與競爭的水平,70%的線纜品種需提高生產水平及檔次的狀況。
4、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.5億噸,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、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。
據了解,2015年,中國能源消耗量增長了0.9%,而用電量增長速度下降到0.5%。中國電力部門產能過剩,其中燃煤發電廠尤為嚴重。有分析認為未來十年,中國都不要再新建煤電廠!
電纜行業呢?產能過剩早已是行業公認的事實,產能該怎么減?等著讓市場和客戶讓一家家的電纜企業倒閉?
5、未來幾個月中國將積極促進私營部門投資
解決的方式靠什么?主渠道是“大基建+PPP”,也就是在高鐵、公路、地鐵、地下管廊、機場等公共設施領域發力,同時引入民間資本跟國有資本合作。此 外,降低各種投資門檻和企業負擔,激發民間投資熱情。相信國家會出臺一系列政策,加大扶持力度。這對于實體經濟構成利好。
業務單一的電纜生產企業,也許要想想自己企業的未來了,如何更早的介入優質項目,“大基建+PPP”也許是既是一個重要市場,也是一個未來發展方向。選擇優質項目資金介入,然后對接企業產能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!